電腦店訊:兩天前一位前微軟設計師談論了公司是如何決定在 Windows Phone 中使用漢堡菜單來大幅取代樞軸式 UI 的,這位設計師稱這個決定得到了大量數據的支持,同時也是設計組共同討論的結果,許多非常聰明的團隊成員都贊同這項決定。
現在,又有一名在微軟工作過十余年前Windows工程師分享的關於Windows開發過程的一些內容,這些內容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好的創意如何被毀滅,而一個糟糕的創意最終又是如何被采納的。
他寫道:
我曾經是一名Windows團隊的工程師,參加過不少開發研討會議。
常常,一些性格外向且頗具魅力的項目經理會宣布,團隊已做出了一項決定。然而,這個決定通常會是多方妥協的產物,妥協因素可能是功能性、或者是適用性、也或者是時間限制等等。最初的構想往往都很美好:快速、廣泛適應、直觀、自動記錄,最重要的是對用戶友好。在這個階段,即下一代Windows操作系統的構想階段,它常常被看成是非常了不起的產物。
通常情況下這些設計都由具有功能批准權的用戶與合作伙伴進行審查。在這個階段的產品,即下一代 Windows 系統,是非常了不起的產物,請相信我的話。而在產品發布過程中,一連串的決定不斷對 Windows 的功能性等各方面進行削減,以至於到正式發布時,最終產品已與最初構想的產品大相徑庭。
問題是,在整個過程中,所有這些決定看起來並不是那麼糟糕。因為項目管理團隊、開發人員與測試人員已經經過了仔細審議、已花費了大量時間來權衡他們做出的每個選擇,評估了每種選擇的優缺點並估計出了其可能產生的影響,最終從多個選擇中選擇了自認為最佳的選擇。
那麼問題也來了:誰沒有參與到決策會議中來呢?在這個階段,通常時間周期為4到6周,根本沒有時間去咨詢用戶。
理論上來說,幾乎所有微軟工程團隊中的成員都算是用戶的代表。項目管理者們在規劃時已經了解了用戶的想法,所以這些功能可以預測他們的每一項需求。測試者最先覺察到用戶的不滿意之處。合作伙伴則有些像用戶,但他們更有錢,同時也更有影響力。至於開發者們,他們實際上並不關心用戶。
實際上來說,這個流程並不奏效。因為 Windows 工程團隊中根本沒有人真正與用戶接觸過。他們實際上在傳遞著一位通用型用戶的理想化形象。
功能團隊就是根據這種占卜板式的模式進行咨詢的,接著又仔細地將所有空中樓閣式的想法全部合理化,然後就成為了一項決定。但這個決定終歸來說還是基於工程團隊的想法與創意,而非用戶的想法,這僅僅是因為用戶並沒有機會未出席這些會議。
為一款產品維持多個用戶界面是一項額外的工作,我們沒有足夠時間去測試多重配置。其他競爭者比我們擁有更多的市場份額,如果我們只是復制他們,可能我們能做得更好。所有我們說的這些內容都是真實的情況,所有這些都是支持最終決定的有力理由。但所有這些理由與論證均有微軟自問自答來完成。
到了會議當天,項目管理者會反復強調他們所做出的決定是多麼有利於用戶。他們會列舉一些事實來佐證這項決策:我們不想提供過多選項來讓用戶無從選擇;一致性對微軟有利,所以也一定對用戶有利。每個人都面帶滿意的笑容,紛紛點頭同意這項決策並一致認為這是最佳決策。
雖然最終結果與當初構想的有些差距,也可能用戶體驗更差,但編寫軟件是需要妥協的嘛。這是一項可以接受的妥協,無論如何還不算太壞,也是最佳的選擇。如果真有用戶在現場,他們也會理解的。
以上就是我曾經作為Windows工程師時的所見所感。
這位前微軟工程師的言外之意是,盡管微軟收集的數據與做出的決策並不總是完全正確的,但如果微軟內部沒有人真正代表用戶,那麼在有機會反饋時,我們當然就不應該再保持沉默了。目前,在Win10開發過程中微軟已通過Windows Insider計劃將Windows的開發過程變得更加透明化,開始認真聽取用戶的反饋。所以,大家積極向微軟發出自己的聲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