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是對硬盤進行分區,方法和上一期我們介紹的在虛擬機中的操作一樣,用WinPE光盤(或閃盤)啟動後,按照需要將硬盤分成一個或幾個分區即可。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准備安裝Mac OS的分區必須是FAT32格式的主分區,因為Mac OS無法識別NTFS格式的分區。
其次,安裝前必須弄清自己電腦硬件的具體型號,因為在安裝過程中需要針對硬件安裝驅動,如果搞不清楚的話,後期再安裝驅動就比較麻煩。至於如何弄清自己電腦的硬件型號就不用說了,例如你的電腦配置單,或者進入Windows的“設備管理器”,再或者利用魯大師這樣的工具軟件都可以。
第一步 分區轉換 抹盤輕松實現
安裝Mac OS的分區必須是“Mac OS擴展(日志式)”格式,這個操作可以通過其自帶的“磁盤工具”中的“抹盤”功能來完成。不過要說明的是,抹盤操作的先後順序有講究,必須先抹非系統分區,最後再抹系統分區,這是因為即使你已經在分區軟件中激活過了,抹盤操作也會激活最後一個被抹除的分區。
如果抹錯了順序,安裝完成後再重啟時會出現“Plist not found”的提示,表示系統找不到激活分區而無法進入系統。這種情況下,用WinPE光盤(或閃盤)啟動,利用分區軟件重新激活相應的Mac OS系統分區就行了(例如使用Acronis Disk Director Server進行操作)。
第二步 硬件驅動 對應選擇
在安裝摘要窗口時,要根據所用CPU決定是否勾選“AMD Patch”,其他硬件,如聲卡、芯片組、網卡和顯卡等,也要根據硬件的具體型號來選擇。還有,一定要勾選“Kernel”(核心)和“Fix”(補丁),否則可能會出現“四國屏”現象(相當於Windows中的“藍屏”現象,因為提示界面有四國語言因此俗稱為“四國屏”。
“Applications”裡面是應用程序,你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安裝。建議選擇Kext Helper(驅動安裝輔助程序)、SKYPE(聊天軟件)和VLC(全能媒體播放軟件)。
第三步語言設置 讓操作更順手
安裝過程總共需要大約30分鐘,整個安裝過程和虛擬機上安裝基本相同,安裝完成後,界面是英文的,依次進入“System Preferences→International”,在“語言”選項卡,把“簡體中文”拖到最上面,注銷後再重新登錄就成了簡體中文界面了,“System Preferences”就成了“系統偏好設置”,常用設置都在這兒,是不是比Windows的控制面板簡潔多了?
第四步啟動修改 給雙系統搭橋
安裝完成後,現在的任務就是修改啟動菜單,以便自由選擇啟動到哪一個系統。為了方便大家操作,我們已經提供了相關的文件下載。如果原來系統是XP,只須復制文件“tboot”到XP系統區的根目錄,再在啟動文件“boot.ini”中添加Mac OS的啟動項就行了;如果原來系統是Win7,在復制文件“tboot”到Win7系統區的根目錄後,因為Win7沒有文件“boot.ini”,需要手動創建並添加Mac OS的啟動項,你只要復制我們提供的“boot.ini”到系統根目錄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