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名字和成字字根合稱為鍵面字,總共有100多個。鍵面字以外的漢字都是鍵外字,鍵外字是大量的,漢字輸入編碼主要是鍵外字的編碼,含四個以上字根的漢字,用四個字根碼組成編碼,不足四個字根的鍵外字補一個字型識別碼。
在五筆字型編碼方案中,所有的代碼可以分為兩類:即字根碼與識別碼。如果一個漢字可以取夠四個字根,就全部用字根編碼來鍵入,只有在不足四個字根的情況下,才有必要追加識別碼。
關於字根碼
每個字根都分配在一個字母鍵上,其所在鍵上的英文字母就是該字根的“字根碼”。凡含四個或超過四個字根的漢字,取第一、二、三、末四個字根碼組成鍵外字的輸入碼。這裡一、二、三、末應按正常順序,先左後右,先上後下,先外後內。任何字根,只要屬於同一鍵位,則它的任何字的任何部位都享有同一代碼。
末筆畫字型交叉識別碼
末筆畫字型交叉識別碼簡稱識別碼。一鍵外字其字根不足四個時,依次擊入字根碼後,最後補一個識別碼。識別碼由兩位組成,第一位(十位)是末筆類型編號(橫1、豎2、撇3、捺4、折5),第二位(個位)是字型代碼(左右型1、上下型2、雜合型3)。即識別碼是由該字的末筆筆形代號與它的字型代號結合而成的。
末筆畫、字型交叉識別表
左右1
上下2
雜合3
橫1
11G
12F
13D
豎2
21H
22J
23K
撇3
31T
32R
33E
捺4
41Y
42U
43I
折5
51N
52B
53V
加識別碼仍不足四碼時,擊空格鍵。單筆與字根相連的字型為雜合型。
加識別碼的作用是減少重碼,加快選字。對於某些漢字,一般人的筆順有所不同,則對末筆畫有如下規定,這規定可使取碼簡單,明確。
1.末字根為“力、刀、九、七”等時,一律認為末筆為折。
2.“進、遠”等字,不以“走之”的末筆為末筆,約定以去掉“走之底”部分後的末筆為整個字的末筆來構造識別碼。
3.“我、戋、成字的末筆取撇“丿”。
4.所有包圍型漢字的末筆,規定取被包圍的那一部分筆畫結構的末筆。
關於字型有如下約定:
1.凡單筆畫與字根相連者或帶點結構都視為雜合型;
2.字型區分時,也用“能散不連”的原則。“矢、卡、嚴”都視為上下型;
3.內外型字屬雜合型,如“困、同、匝”。但“見”為上下型;
4.含兩字根且相交都屬雜合型,如:“東、電、本、無、農、裡”;
5.下含“走之”偏旁的漢字為雜合型,如“進、遠、過”;
6.以下各字為雜合型:“司、床、廳、龍、尼、式、後、反、處、辦、皮、習、死、序、壓”,但相似的“右、左、有、看、者、布、包、友、冬、灰”等視為上下型。
五筆字型“識別碼”的表示方法有三種:
1。區位方式;
2。字根方式;
3。字母方式。
其中以字根方式最為易學好用,當用這種方式時,只要認准末筆,認清字型,直接打一個相當“識別碼”的字根就可以了。如:末筆是橫的,則在“G、F、D”這三個鍵中選擇,是左右型的選擇第一鍵G,上下型的選擇第二鍵F,雜合型的選擇第三鍵D。其它豎、撇、捺、折的形式也同理。這種方法比較直觀,有利於提高輸入速度。
不足四字根的取碼如下:當一個字拆不夠4個字根時,它的輸入編碼是:先打完字根碼,再追加一個“末筆字型識別碼”(簡稱“識別碼”)。“識別碼”是由“末筆”代號加“字型”代號而構成的一個附加碼。具體方法如下:
1。對於1型(左右型)字,字根打完之後,補打1個末筆畫,即等同於加了“識別碼”。例如:“沐”字“丶”為末筆,補打一個“丶”;“汀”字“丨”字為末筆,補一個“丨”;“灑”字“一”為末筆,補一個“一”。
2。對於2型(上下型)字,字根打完之後,補打由2個末筆畫復合構成的“字根”即等同於加入識別碼。
3。對於3型(雜合型)字,字根打完後,補打由3個末筆畫復合而成的“字根”即等同於加了“識別碼”。
左右型
上下型
雜合型
1
2
3
橫
1
11G(一)
12F
13D
豎
2
21H(丨)
22J
23K
撇
3
31T(丿)
32R
33E
捺
4
41Y(丶)
42U
43I
折
5
51N(乙)
52B
53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