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對/etc/services文件進行配置,它是一個數據庫文件,記錄著所有用於互聯網的已知服務信息,文件中的每一行表示一種服務。行內包含的具體內容如下(中間由空格或者制表符分開):
正式的服務名稱 端口號 協議名稱 服務的別名
注意:TCP/IP的前1024個端口被系統所保留,保留的端口一般只能由系統進程或root進程所使用。以缺省的standalone方式來運行服務器時, portnumber應該設置成80。但以inetd方式運行服務器時應將其設置成8080才行。
然後就是對/etc/inetd.conf文件進行配置了,在/etc/inetd.conf文件中每一行的信息含義如下:
服務名稱 套接字類型 協議 等待/不等待 運行服務程序的用戶ID
服務程序 服務程序的參數
⑵.第一次運行
在第一次運行服務器之前,應該在htdocs目錄下包含一個叫做index.html的文件,幸運的是在Apache標准的發布版中都已經自帶了這個文件。
現在你就可以通過下面的這條命令來手工啟動httpd,以缺省的standalone方式來運行服務器了:
# /sbin/httpd -f /etc/httpd/conf/httpd.conf
注意:這是要以root的身份來運行的,否則將不能把TCP/IP的端口綁定到80端口,並且無法將UID和GID變為配置文件中指定的設置。
如果想以inetd的方式來運行服務器的話,則你並不需要做額外的事情,因為系統啟動時就已經將之啟動了,當inetd接收到http請求時,它將自動啟動httpd。
⑶.服務器的調試
這裡給出典型的兩種錯誤信息,僅供參考。
Httpd:Could not open document config file … …
Fopen: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原因:文件路徑錯誤。因為Apache啟動時不在當前目錄中查找配置文件。
Httpd:bad user name … …
Httpd:bad group name … …
原因:在配置文件httpd.conf中設置的用戶或組實際上並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