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XP Windows 7 Windows 2003 Windows Vista Windows教程綜合 Linux 系統教程
Windows 10 Windows 8 Windows 2008 Windows NT Windows Server 電腦軟件教程
 Windows教程網 >> Linux系統教程 >> Linux教程 >> Linux的內存查看命令(free -m)使用教程

Linux的內存查看命令(free -m)使用教程

日期:2017/2/7 14:41:44      編輯:Linux教程
 

查看Linux服務器下的內存使用情況,可以使用命令free -m。注意此命令只在Linux下有效,在FreeBSD中沒有此命令。命令如下所示:
圖片

 

 

 

used:已經使用的內存數

free:空閒的內存數

shared:多個進程共享的內存總額

-buffers/cache:(已用)的內存數,即used-buffers-cached

+buffers/cache:(可用)的內存數,即free+buffers+cached

得出結論:

可用內存的計算公式為:

可用內存=free+buffers+cached,即215MB+11MB+57MB=253MB

Linux的內存是拿來用的,而不是拿來看的。我與一個朋友探討Linux的使用情況時,他問我為什麼Linux使用的內存這麼高。他機器上1GB的內存free才232MB,而Windows XP才用了200MB不到的樣子。這其實是被Linux的free命令之表象迷惑了,Linux的內存使用是很有講究的。還是舉例說明,如下的free命令所顯示的是當前內存的使用情況,-m的意思是用M個字節來顯示內容,我們來一起看看。圖片

 

在第一部分Mem行中有如下參數。

total:內存總數,即378MB

used:已經使用的內存數,即769MB

free:空閒的內存數,即232MB

shared:當前已經廢棄不用,總是0

buffers Buffer:緩存內存數,即62MB

cached Page:緩存內存數,即421MB

其中,內存總數與已使用內存數和空閒內存數的關系是:

total(1002M)=used(769M)+free(232M)

在第二部分內容(-/+buffers/cache)中各參數如下所示。

(-buffers/cache):used內存數,即286MB(指的是第一部分Mem行中的used-buffers-cached)。

(+buffers/cache):free內存數,即715MB(指的是第一部分Mem行中的free+buffers+cached)。

可見-buffers/cache反映的是被程序實實在在用掉的內存,而+buffers/cache反映的是可以挪用的內存總數。

第三部分是指交換(swap)分區,大家應該都明白,這裡就不再講了。

有可能大家看了上面的解釋還是不太明白。比如:第一部分(Mem)與第二部分(-/+buffers/cache)的結果有關,used和free為什麼這麼奇怪?其實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對操作系統來講這兩項是Mem的參數,buffers/cached都屬於被使用,所以它認為free只有232MB;對應用程序來講+buffers/cached等同於可用的內存,因為buffer/cached可提高程序執行的性能,當程序使用內存時,buffer/cached很快就會被使用。所以從應用的角度來看,應以(-/+buffers/cache)的free和used為主,即我們主要看與它相關的free和used就可以了。另外告訴大家一些常識,為了提高磁盤和內存的存取效率,對Linux做了很多精心的設計,除了對dentry進行緩存(用於VFS、加速文件路徑名到inode的轉換)外,還采取了兩種主要Cache方式:Buffer Cache和Page Cache。前者用於針對磁盤塊的讀寫,後者用於針對文件inode的讀寫。這些Cache能有效地縮短I/O系統調用(比如read、write、getdents)的時間。

在Linux中,內存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看的。而在Windows中,無論你的真實物理內存有多少,它都會用硬盤交換文件來讀,即使是內存還有一大部分。這也就是Windows常常提示虛擬空間不足的原因。可以想見,硬盤怎麼會快過內存,所以我們在觀察Linux的內存使用情況時,只要沒發現用swap的交換空間,就不用擔心自己的內存太少。如果常常看到swap用了很多,那麼你就要考慮加物理內存了。這也是在Linux服務器上看內存是否夠用的標准。

Copyright © Windows教程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