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 source命令的作用就是將設置在文件中的配置信息馬上生效,而不需要經過重啟。本文就給大家帶來Ubuntu使用source命令執行文件的教程。
source命令用法:
source filename 或 。 filename
source命令除了上述的用途之外,還有一個另外一個用途。在對編譯系統核心時常常需要輸入一長串的命令,如:
make mrproper
make menuconfig
make dep
make clean
make bzImage
…………
如果把這些命令做成一個文件,讓它自動順序執行,對於需要多次反復編譯系統核心的用戶來說會很方便,而用source命令就可以做到這一點,它的作用就是把一個文件的內容當成shell來執行,先在linux的源代碼目錄下(如/usr/src/linux-2.4.20)建立一個文件,如make_command,在其中輸入一下內容:
make mrproper &&
make menuconfig &&
make dep &&
make clean &&
make bzImage &&
make modules &&
make modules_install &&
cp arch/i386/boot/bzImage /boot/vmlinuz_new &&
cp System.map /boot &&
vi /etc/lilo.conf &&
lilo -v
文件建立好之後,每次編譯核心的時候,只需要在/usr/src/linux-2.4.20下輸入:
source make_command
即可,如果你用的不是lilo來引導系統,可以把最後兩行去掉,配置自己的引導程序來引導內核。
順便補充一點,&&命令表示順序執行由它連接的命令,但是只有它之前的命令成功執行完成了之後才可以繼續執行它後面的命令。
另外執行source命令時如果提示command not found,是因為環境變量沒配置好的原因,在終端運行如下命令即可修復:
export PATH=/usr/local/sbin:/usr/local/bin:/sbin:/bin:/usr/sbin:/usr/bin:/root/bin
以上就是Ubuntu使用source命令執行文件的教程了,本文只不過是列舉了一個例子,希望各位用戶可以去實際體驗一下。